![]() |
![]() |
![]() |
![]() |
![]() |
![]() |
![]() |
![]() |
![]() |
通知公告: |
保护传统村落 留住历史记忆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作了题为《保护传统村落留住历史记忆》的大会发言。
卞晋平表示,近些年来,我国开发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古村落保护也处于关键阶段。我们这个民族有保护传统文化的丰富经验,也有对文化遗存大规模破坏的沉痛教训。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当前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依然存在诸多让人忧虑的情况。 首先,一些地方人为损毁传统村落的态势尚未得到遏制。比如,去年初,江南某市为搞开发区就突击拆毁了一处具有800多年历史、1000多户人家的古村落。面对遍地散落的牌楼部件、碑座条石和船坞残迹,我们都为之心痛。再如,北方某县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明清时期院落古宅六七十处的古村落,数年前被以开采煤矿为由强制拆除。以上南北两地强拆古村落事件,看似互不相干,却有一个共同现象,就是当地村民都曾呼吁阻拆,而他们的声音最终未受重视。 其次,国家关于保护传统村落的精神能否确保落实令人担忧。去年4月,国家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是非常适时和重要的。但现在很多事情不是没有好的制度与政策,而是相关机构的不作为,致使不少好的制度和政策形同虚设。 为此,卞晋平等9位委员建议: 一、把保护传统村落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进行统筹整合、一体规划。我们要在较短时间内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大规模地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这种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大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城镇化进程、传统村落保护,相互之间有密切的内在的联系。按客观规律要求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减免因单项独进、缺少统一协调带来的弊端。 二、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是几个部门的事,而应成为各级政府一种执政理念。在做好纳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那些为数更多的没有纳入国家名录又确需各地予以保护的传统村落。不能形成都想往“国家队”里挤,而对没有列入国家名录者就放任不管的情况。更要紧的是,要使保护传统村落成为各级政府的一种执政理念。现在地方政府中能够认识到保护传统村落重要性的领导不多,对什么是传统村落,哪些需要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等具体问题,就更不清楚了。加上保护传统村落需要财政投入,又不能产生GDP,还难以看到政绩,往往容易被忽视。所以,除了有关的几个部门外,更要让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明确他们的责任。 三、当务之急是坚决制止大拆大建中带来的开发性破坏。有的地方在大拆大建中,该保的没有保住,建新村时又忽略原有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态风貌,模式呆板、千楼一面的情况比较普遍。当前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问题,有自然损毁的威胁,也有民间零散渐进式的破坏,但从抓主要矛盾看,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刹住各地不适当决策和规划造成的开发性破坏。 四、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具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传统村落,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包括保哪些村落,由哪一级保,以什么方式保等,都要从实际出发。在保护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尽可能地把保护村落与改善村民生活联系在一起,与村民自身利益挂起钩来,激发他们保护传统村落的内在动力。最后,在保护传统村落方面,希望各级政协积极履行好自己议政建言、民主监督的职责。 |
友情链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