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晚报讯(记者 张毅)昨日,记者从省有关部门获悉,文化部门将对沈阳“北大营”原址进行修缮,保护惟一现存的“九·一八事变”遗址。
日前,省文化厅下发文件,要求对北大营遗址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编制有关修缮方案。有关人士介绍,现存的三排营房位于北大营东侧,为第七旅步兵619团第三营营房和一部分战车队位置。这里首先对原有旧房体进行维修,计划恢复原有暖墙等布局,并将对原有青砖结构进行调整。
而在现有遗址的南侧,计划建设一处广场,将原来的北大营风貌进行集中展示,设立群体雕塑,再现东北军打响抗战第一枪的历史,并在三排铁皮房内放入一些文物进行展示。
省文化厅建议将北大营遗址首先设立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在适当时候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逐渐建立起北大营历史专题纪念馆。
去年,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和辽宁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洁在文博爱好者的帮助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确定了三排百米长的青砖铁皮房,就是北大营建筑的遗址。
北大营遗址、柳条湖铁路和日军第一发炮弹纪念碑,被称为“九·一八事变”的三大见证。目前,柳条湖铁路随着年代更迭已经消失,日军第一发炮弹纪念碑已被拆除,北大营是唯一见证。
王建学表示,北大营遗址应该成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作为见证历史的重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