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市自然资源局关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案(第504号)的答复
单连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对我市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现状的分析非常全面,指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存在的问题非常客观,针对问题所提的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对我们的工作有重大帮助作用。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作。“十三五”以来,相继实施了“三北”工程、废弃矿山复绿、湿地保护修复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2020年以来,推进沈西北地区防风阻沙带建设,累计完成固沙造林约16万亩。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沙化土地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同时,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我市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的基本状态尚未根本改变,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性尚有不足,生态质量有待提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相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出如下解决思路和对策。 一、坚持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1.编制印发《沈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 按照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部署,以《辽宁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为依据,衔接自然保护地、林地生态等专项规划,落实《关于筑牢东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实施方案》和“绿满沈阳”等工作要求,2021年我局启动编制《沈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生态修复规划”)。生态修复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是至2035年沈阳全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任务的总体纲领和空间指引,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强化农田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生态品质的重要策略。 规划根据《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一屏一带两山七水多廊”生态安全格局等要求,按照问题识别、明确目标、确定分区及重点地区、统筹三生空间修复任务、提出重大工程五部分重点内容开展编制工作,旨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助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优良生态产品。 目前,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印发,相关部门已针对重点工程分解落实任务,完善协调机制。下一步,各地区政府按照项目所在分区落实属地责任,水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各部门统筹协调,按照项目工程分类落实部门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2.湿地修复方面规划编制情况 《沈阳市湿地保护条例》于2019年经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填补了我市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的空白。2020年,联合市财政局制定并印发了《沈阳市湿地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自2021至2023年连续三年在我市组织实施了湿地生态补偿工作。2019年以来,我局累计争取中央、省资金约2000余万元、市资金约1100余万元,组织实施了康平辽河、康平卧龙湖、法库獾子洞、辽中蒲河等湿地相关保护与修复等项目。2022年11月,经市政府同意发布了《沈阳市一般湿地名录(第一批)》。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我市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省重要湿地管理情况监督检查,确保湿地生态功能稳定。充分依托“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宣传日,组织各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宣传活动,全民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二、加强科学治理,实现精准施策 1.明确目标任务 编制《沈阳市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2023-2030年)》,并于2023年8月印发。组织编制《沈阳市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暨“三北”工程六期2024—2025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开展植被综合盖度有效提升、沙化耕地精准治理、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等8个重点任务、16个项目。编制《沈阳市2024年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暨“三北”工程六期行动计划》,高位推动我市防沙治沙工作,2024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退化林修复10万亩。 2.划分治理区 针对涉及沈阳的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攻坚区(康平地区)、科尔沁沙地南缘阻击区(法库、新民地区)、沿河沿海沙地治理区(辽中地区),以及“三北”工程涉及的沈阳8个区县市,科学划分12个治理分区,有针对性的治理与修复。 3.提质拓增,统筹推进沈西北防风阻沙带建设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2020-2022年积极利用上级和市本级资金共19.68亿元,主要用于退耕还林补助、林业绿化、沙化土地监测、闭坑矿山治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停伐木管护补助、森林抚育、林木良种培育、浑蒲等灌区改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封育等。 下一步,将通过以下举措推进西北部沙化土地治理:一是积极开展退化林分生态修复。对因立地条件差、造林树种不适宜、抚育管理粗放、森林经营不善、人畜破坏以及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退化林分进行生态修复。二是积极开展森林抚育。主要针对现存中幼龄林和低质量林分,采取修枝打杈、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综合措施进行抚育复壮。不断促进林木蓄积增长,提升森林固碳能力。三是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由发展“纯林”向“混交林”转变、由单纯防沙治沙向“治沙致富”转变、由专注单纯营林发展向林草全方位发展转变,大力发展林药、林菜为代表的林下产业等特色经济产业,积极培育本地企业、大户、合作社,引入外地龙头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运用市场机制联合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等驻沈高校进行技术支持,在新民市、辽中区、康平县、法库县开展4处林下复合经营试点,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 三、理顺机制,建立绿色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1.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细化落实国家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措施,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生态修复领域。我市已开展多年的退耕还林工作,将进一步按照国家要求,保证资金补偿到位,契合民意,争取百姓支持,巩固维护退耕还林成果。 2.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下一步,我市将充分考虑不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经济补偿、绩效考核和营造社会氛围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 四、统筹协调,形成生态保护修复一盘棋 2022年1月,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启动“山水”项目谋划工作,要求我市与朝阳、阜新及铁岭三市联合申报2023年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重点强调项目的可落地、可实施。项目正式启动后,我局多次组织开展新民、康平、法库等相关区县(市)现场踏勘,积极对接生态环境、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座谈交流,将各部门符合“山水”工程要求的项目充分纳入,充分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 目前,我市山水项目已纳入省级报告,主要包括五大项工程,分别为科尔沁沙地南缘防风固沙综合治理工程、辽西北河湖湿地治理修复工程、辽河干支流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水质提升工程、辽河平原北部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工程、辽河平原北部黑土地保护工程。 为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协调各部门,发挥沈阳市“河长制”“林长制”及“废弃矿山复绿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作用,统筹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国资委等部门,在项目、资金、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国有企业参与等方面聚集合力,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一盘棋。 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东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感谢您对我市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自然资源局 2024年4月17日 |
友情链接: |
|